103.7K 人关注这个城市
天气 | 乌云密布 |
温度 | 48.2°C |
湿度 | 76% |
风速和风向 | 4 mp/h |
气压 | 1024 mb |
# | city | 美国 AQI |
---|---|---|
1 | Coffeyville, 堪薩斯州 | 99 |
2 | Alamogordo, 新墨西哥州 | 95 |
3 | 格倫代爾, 加利福尼亚州 | 95 |
4 | 刘易斯顿, 缅因州 | 95 |
5 | La Canada Flintridge, 加利福尼亚州 | 94 |
6 | 帕萨迪纳, 加利福尼亚州 | 94 |
7 | 敖德薩, 德克萨斯州 | 93 |
8 | Altadena, 加利福尼亚州 | 90 |
9 | La Crescenta-Montrose, 加利福尼亚州 | 90 |
10 | 朗德羅克, 德克萨斯州 | 90 |
(当地时间)
查看世界AQI排名# | station | 美国 AQI |
---|---|---|
1 | CHI_TAFT | 24 |
2 | McAuliffe Elementary School | 19 |
3 | West 15th Street | 13 |
4 | South California Street | 11 |
5 | Back of the Yards | 9 |
6 | CHI_COM | 9 |
7 | 2215 W Cortez St | 8 |
8 | 2801 South Kostner Avenue | 8 |
9 | 45th and Ashland | 8 |
10 | South Lawndale | 8 |
(当地时间)
查看世界AQI排名美国 AQI
8
实时空气质量指数(AQI)
优秀
空气污染等级 | 空气质量指数(AQI) | 主要污染物 |
---|---|---|
优秀 | 8 美国 AQI | PM2.5 |
污染物 | 浓度 | |
---|---|---|
PM2.5 | 1.8µg/m³ |
当前芝加哥的PM2.5浓度满足WHO年平均空气质量准则值
Open your windows to bring clean, fresh air indoors | |
Enjoy outdoor activities |
天 | 污染等级 | 天气 | 温度 | 风速和风向 |
---|---|---|---|---|
星期五, 5月 20 | 优秀 41 美国 AQI | 68°53.6° | 6.7 mp/h | |
星期六, 5月 21 | 优秀 25 美国 AQI | 60.8°50° | 11.2 mp/h | |
星期日, 5月 22 | 优秀 21 美国 AQI | 59°50° | 8.9 mp/h | |
星期一, 5月 23 | 优秀 28 美国 AQI | 62.6°48.2° | 11.2 mp/h | |
今天 | 优秀 8 美国 AQI | 73.4°53.6° | 13.4 mp/h | |
星期三, 5月 25 | 优秀 25 美国 AQI | 64.4°53.6° | 11.2 mp/h | |
星期四, 5月 26 | 优秀 37 美国 AQI | 51.8°50° | 11.2 mp/h | |
星期五, 5月 27 | 优秀 42 美国 AQI | 62.6°51.8° | 8.9 mp/h | |
星期六, 5月 28 | 优秀 35 美国 AQI | 71.6°57.2° | 6.7 mp/h | |
星期日, 5月 29 | 优秀 26 美国 AQI | 80.6°62.6° | 8.9 mp/h |
想了解每小时预报吗? 下载App
2019年,芝加哥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年均值为52分,即 "中度"。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将 "中等 "的空气质量定义为对敏感群体(包括儿童、老人和已有心血管或呼吸系统健康状况的人)可能不健康的空气。
空气质量指数等级是通过对6种主要标准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进行加权计算出来的。单项空气质量指数最高的污染物成为 "主要污染物",并决定了整体空气质量指数。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是最常见的两种 "主要污染物",由于它们对人类健康的高风险和公式赋予它们的权重,它们对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负有责任。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PM2.5污染的年暴露量不应超过10微克/立方米。2019年,芝加哥的PM2.5年平均水平为12.8微克/立方米,从而至少自2017年以来首次突破世卫组织的目标。目前,芝加哥地区的颗粒物污染在伊利诺伊州排名最差,在全美1517个都市区中排名第79位。这个排名比洛杉矶(12.7微克/立方米)稍差,洛杉矶是一个以污染挑战著称的城市。
除了PM2.5污染外,芝加哥在遵守联邦臭氧标准方面也有困难。臭氧是一种有害气体污染物,也是雾霾的关键成分,当前体污染物、氮氧化物和有机物质在较高的温度和阳光下发生反应时产生。由于通常需要超过80华氏度的温度才能产生臭氧,所以夏季的臭氧比冬季更普遍。
2019年,芝加哥因超过3.4个日历日的不健康空气污染标准近5倍,被美国环保局认定为 "非达标"。1"美国肺脏协会 "发布的《空气状况报告》给芝加哥的臭氧评级为 "F",并发现该市的高臭氧在229个纳入的大都市地区中排名第16位。
虽然同比趋势和平均值可以提供芝加哥空气质量水平的洞察力,但应经常监测实时和预测数据,以获得可操作的洞察力,应对不断变化的污染水平。芝加哥的空气质量预测数据显示在本页顶部的城市概况之下。
芝加哥空气污染水平不健康的历史由来已久,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化时期。2燃烧脏煤产生的烟尘使城市笼罩在浓密的毒云中,增加了肺炎、哮喘、心脏和肺部疾病的发病率。早在1881年,芝加哥就制定了相关法规,以解决芝加哥的空气污染问题。芝加哥是最早这样做的城市之一。虽然这些法规为立法清洁空气开创了先例,但直到二战后煤炭用量开始下降,才实现了更显著的污染减排。
1959年,芝加哥成立了空气污染控制部,负责调查和管理排放源。随后的法规,包括1970年的联邦清洁空气法,以及最近的城市和州法律,都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全市范围的排放。今天,芝加哥的空气污染水平只是历史水平的一小部分。
尽管芝加哥的空气质量有长期改善的趋势,但近年来却出现了恶化的趋势。自2017年以来,颗粒污染几乎翻了一番,从2017年的6.7微克/立方米,上升到2018年的9.4微克/立方米和2019年的12.8微克/立方米。
虽然这些同比增长不能归因于任何具体的污染事件,但长期以来,城市的郊区化和对机动车的依赖导致交通排放困扰着芝加哥的空气质量。3近年来,交通排放一直在上升。除了产生PM2.5之外,燃气动力的交通工具还会排放出氮氧化物和活性有机物,这些物质是臭氧的前体--另一种污染物正在上升。
美国肺部协会发布的2019年空气状况报告发现,2019年芝加哥的臭氧不健康天数为14天,比前一年的9.8天不健康天数有所增加。1随着全球变暖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温度,预计臭氧污染将变得更加普遍。
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由于采取了减少病毒传播的封锁措施,全球众多地方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改善。根据《芝加哥论坛报》提供的分析,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4月的空气质量水平仅改善了1%.4此外,2020年4月的空气质量比2017年和2016年同期更糟。虽然天气会影响污染平均值,并解释一些差异,但人们认为柴油卡车和火车活动可能是罪魁祸首,这些活动在整个封锁期间保持相当一致,平均污染比乘用车更多。
芝加哥市是美国第三大人口城市,有近1000万居民。和许多大城市一样,交通和居民的日常排放也是造成芝加哥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芝加哥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处于全国铁路、公路、航空交通的十字路口。芝加哥地区拥有最多的联邦高速公路,是美国第二大旅游城市,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奥黑尔国际机场)。5,6近年来,来自飞机、火车、船只、汽车和机车的交通排放已经超过了高度管制的煤炭,成为该市最大的排放源。
暖气层顶着下面的冷气层造成的温度反转会进一步加剧芝加哥的空气质量指数水平。这些天气事件在夏季并不罕见,因为来自密歇根湖的冷空气无法从上面的暖空气下散开,导致污染累积。6月和7月是2019年污染最严重的月份之一,PM2.5水平分别为13.3微克/立方米和15.1微克/立方米。
看看芝加哥的空气污染地图,就能发现家庭供暖、交通等本地排放源对PM2.5的影响。
+文章资源
[1] New report: Chicago now ranked 18th most polluted city in the U.S.. (2019).
[2] Encyclopedia of Chicago - air quality. (2020).
[3] Milando C, et al. (2017). Trends in PM2.5 emissions, concentrations and apportionments in Detroit and Chicago.
DOI: 10.1016/j.atmosenv.2016.01.012
[4] Hawthorne M. (May 4, 2020). Many cities around the globe saw cleaner air after being shut down for COVID-19. But not Chicago.
[5] Manners-Bell J. (2017). Introduction to global logistics: delivering the goods.
[6] Annual traffic data – 2015 Preliminary. (2020).